為增進學校教師研究與產業交流,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一行10人至農業科技研究院進行參訪交流。農科院陳建斌院長及陳正文所長(動物所)、林育萱所長(植物所)及相關單位主管全程陪同外,雙方在交流討論中針對農業廢棄物再生利用的實際運作進行討論,更期待未來雙方合作,能在農業科技方面的研發有更多實質成果。
- Sep 02 Thu 2021 08:55
慈濟大學參訪農科院 盼合作加值產業鏈
- Sep 01 Wed 2021 09:43
ELLEDECO-克洛瑪-標準-埃及棉-四件式兩用被床包組特價推薦-…
ELLE DECO-克洛瑪-標準-埃及棉-四件式兩用被床包組特價推薦
ELLE DECO-克洛瑪-標準-埃及棉-四件式兩用被床包組特價推薦 寢具、棉被、床包,百貨專櫃品牌,ELLE DECO,寢具、棉被、床包,新品上市,本週新上架,寢具、棉被、床包,雙人寢具,兩用被床包組-...,寢具、棉被、床包,材質,精梳棉
- Aug 31 Tue 2021 00:22
突破性感染機師24接觸者PCR陰 境外移入打科興確診

【NOW健康 陳敬哲/台北報導】案16066國籍航空新冠個案,因接種2劑AZ疫苗突破性感染受注目,今(30)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,26名接觸者已確認24名PCR陰性,仍有2名待採檢;另外,今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,與5例境外移入患者。
- Aug 29 Sun 2021 22:29
黃偉哲維護居民安全 市府接管養護佳里區多摩市社區老舊路面

【大成報記者杜忠聰/臺南報導】佳里區多摩市社區為民國85年家安佳里勞工住宅開發案興建住宅,社區內道路用地產權部分屬市有,開發至今25年,社區內道路舖面老化龜裂嚴重,因社區無力維護,民眾多次陳情希望市府接管養護,台南市長黃偉哲29日前往社區對住戶表達關懷之意,並同意撥款養護道路。
黃偉哲表示,希望透過工務局道路接管規劃全面改善路面,讓居民早日重獲一個平坦、安全又舒適的用路環境,解決社區多年來道路損壞難行的困境,畢竟市民安全是最重要的。
- Aug 27 Fri 2021 03:37
令人無言的爆紅事物 第一名是大家愛的...
- Aug 26 Thu 2021 15:46
華碩推出 TUF Gaming VG28UQL1A 電競螢幕,採用 28 吋 4K UHD Fast IPS 面板並支援
- Aug 25 Wed 2021 06:57
北市長藍綠白誰能勝出? 民調:還是這位阿伯
- Aug 24 Tue 2021 00:17
[閒聊]pk被台服白金路人單殺?-看板LoL-批踢踢實業坊
剛剛看NL YT新片 PK上路居然被台服白金路人單殺(ID:柔軟機器),而且整個後續也是整個被爆打 PK好歹也是打過了幾次國際賽的上路,當時世界賽也沒有到被打繃的地步 請問是台服白金深不可測,還是因為PK沒拿到MCX續約所以失常? 有八卦嗎 -- 順便問一下 為什麼上路狼人是帶光盾?
- Aug 22 Sun 2021 07:59
[新聞] 國巨發行GDR、股本膨脹有不得已的苦衷?一文全解讀 ...www.ptt.cc › bbs › Stock ›
1.原文連結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39/4276426 2.原文內容: 【文.張弘昌】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(2327)1月6日發布重大訊息,董事會決議辦理國內現金增資發行普通 股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(GDR),並計畫在2月2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。然而消息一出 ,卻引發投資人一陣恐慌,7日股價開低走低,終場鎖住跌停414元,三大法人亦同步賣超 ,8日開盤仍繼續下跌。 投資人的恐慌,是因為這次現金增資的股數最高為8000萬股,也就是8萬張股票,募資規 模上看368億元,預計股本將從目前的42.8億元增加到50.8億元,膨脹率約18.7%,如此 可能影響法人對今年每股盈餘(EPS)的評估,進而下調目標價;而差不多同一時間,國 巨公布的12月營收也較11月和前一年同期出現衰退,加上美伊衝突的外在因素,讓股價直 接趴在地上。 事實上,除了股本膨脹疑慮外,股價漲多所引發的獲利了結賣壓,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 這波國巨從8月底的203元,一路漲到元月初的475元,漲幅高達134%,外資在去年12月還 一度喊出5字頭的目標價,帶動其他被動元件族群的華新科、大毅、奇力新等跟進大漲, 如今領頭羊國巨蒙難,這些個股自然一起從「雲端跌落」,成為台股重災區。 另外也有法人認為,GDR為了吸引認購,通常會折價發行,如此就會和市價出現套利空間 ,引發原有股東「賣老股、換新股」的賣壓,並衝擊國巨的短線股價。 2018年連續併購君耀、普思 再吃下基美需要對外籌資 根據外界消息報導,國巨此次增資是為了支應去年11月併購在美國掛牌交易的被動元件公 司基美(KEMET),總資金需要18億美元(約新台幣540億元),同時也計畫讓潛在外資股 東可以持有國巨股票。 不過國巨6日公告的重大訊息則這樣寫道,是為了「充實營運資金、償還借款、健全公司 財務結構、海外購料、轉投資及資本支出或其他因應本公司長期發展之資金需求等一項或 多項用途」,沒有直接寫明是為了併購基美。 但這也不難推敲,因為從去年第三季財報來看,國巨帳上現金僅有262億元,而且這是合 併報表的數字,裡頭還包括其他子公司和轉投資(如下圖一),因此真正留在國巨母公司 帳上的現金,一定比262億元還少,如果今年下半年要支付併購款,確實有必須提早準備 。 時間回到2018年,當年4月和5月,國巨先後宣布要併購「君耀控股」和美國零組件廠商普 思電子(Pulse Electronics),震驚資本市場。根據財報資料顯示,國巨併購君耀和普 思各支付了現金33.3億元台幣和7.2億美元,總金額相當可觀,所幸當年國巨本業獲利強 勁,除了大賺8個股本,也帶來417.8億元的現金流入,讓董事長陳泰銘可以輕而易舉吃下 看中的獵物。 從當年的現金流量表觀察,為了支付併購、發放現金股利和購買不動產廠房設備等所需的 龐大資金,國巨除了借助本業營運活動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外,還舉借了短期借款和長期借 款,財務操作相當靈活。 在君耀、普思等案子塵埃落定後,原本市場以為併購動作會暫時告一段落,但2019年11月 12日,國巨再度宣布準備以18億美元、約新台幣540億元收購基美100% 股權,每股交易金 額27.2美元,溢價達18%,遠超過2018年君耀和普思所支付的金額。 但2019年前三季國巨本業營運活動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僅103.2億元,遠比2018年遜色,帳 上現金也只有262億元,為了順利完成併購,對外籌資已經勢在必行,這也是國巨不得不 發行GDR的原因,並間接造成市場對股本膨脹、EPS稀釋的疑慮。 然而,股本擴大一定會稀釋EPS嗎?如果這樣解讀只看到事情的一面,卻忽略了另一面, 無法看到全貌。投資人這時候應該再試算,將來國巨正式併入基美後所增加的獲利,是不 是足以抵銷EPS的減少?會不會出現「倒賺」的情況? 基美的獲利貢獻足以彌補股本膨脹 對股價中長期有利 基美財報的會計年度是每年4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,根據macrotrends.net和雪球網站資料 顯示,公司2018財年(2017/4/1-2018/3/31)的稅後純益為2.54億美元(約新台幣76億元 ),2019財年(2018/4/1-2019/3/31)的稅後純益則為2.07億美元(約新台幣62億元), 至於2020財年(2019/4/1-2020/3/31)由於目前只公告到半年報,加上第二季有認列業外 損失,所以暫時忽略不計。 從基美2018財年和2019財年來看,平均一年獲利約69億元,不但超過國巨2019年前三季稅 後純益60億元,也占法人預估全年獲利79億元的87%(69億/79億),而這數字亦符合陳 泰銘在去年11月記者會上所說的,「我期望2020年下半可以完成併購,屆時營收規模將成 長一倍,獲利將比現在增加80-90%。」 倘若再加計發行GDR所造成的股本膨脹因素,則併購基美後一年貢獻國巨的獲利約可以比 現在增加60-70%,換句話說,以增資後股本50.8億元計算,EPS約可以增加一個股本,整 體營收則上看900億元,較2019年全年413億元增加超過一倍。 只是問題來了,從增資到完成併購,再到財報開始認列合併效益,有時間上的落差,也就 是股本先擴大後,等到下半年完成交割,才會開始貢獻獲利,因此今年(2020年)國巨股 價恐怕會先遭受EPS稀釋、法人下調原本預估數和目標價等利空打擊,但中長期則是偏正 面看待,屬於「短空長多」的結果。 基美主要供應的產品屬於高階被動元件,客戶包括豐田(TOYOTA)、博世(Bosch)等一 線車用供應品牌的安全系統,以及5G電信基地台等,這部分和國巨有互補效果;等到完成 合併後,新國巨不但在晶片電阻、鉭質電容的市占率排名第一,積層陶瓷電容(MLCC)也 將超越日本的太陽誘電(Taiyo Yuden),市占率擠入世界第三。 由此可知,雖然短期有股本膨脹、EPS稀釋的壓力,但國巨併購基美具有「1+1>2」的綜 效,投資人要留意追蹤的是未來被動元件景氣的變化,才不致於又發生類似2018年因為對 前景過度樂觀,出現股價一口氣從1310元跌到300元的悲劇(如下圖三)。在君耀、普思等案子塵埃落定後,原本市場以為併購動作會暫時告一段落,但2019年11月 12日,國巨再度宣布準備以18億美元、約新台幣540億元收購基美100% 股權,每股交易金 額27.2美元,溢價達18%,遠超過2018年君耀和普思所支付的金額。 但2019年前三季國巨本業營運活動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僅103.2億元,遠比2018年遜色,帳 上現金也只有262億元,為了順利完成併購,對外籌資已經勢在必行,這也是國巨不得不 發行GDR的原因,並間接造成市場對股本膨脹、EPS稀釋的疑慮。 然而,股本擴大一定會稀釋EPS嗎?如果這樣解讀只看到事情的一面,卻忽略了另一面, 無法看到全貌。投資人這時候應該再試算,將來國巨正式併入基美後所增加的獲利,是不 是足以抵銷EPS的減少?會不會出現「倒賺」的情況? 基美的獲利貢獻足以彌補股本膨脹 對股價中長期有利 基美財報的會計年度是每年4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,根據macrotrends.net和雪球網站資料 顯示,公司2018財年(2017/4/1-2018/3/31)的稅後純益為2.54億美元(約新台幣76億元 ),2019財年(2018/4/1-2019/3/31)的稅後純益則為2.07億美元(約新台幣62億元), 至於2020財年(2019/4/1-2020/3/31)由於目前只公告到半年報,加上第二季有認列業外 損失,所以暫時忽略不計。 3.心得/評論: 陳老闆心裡苦 但陳老闆不說 這篇寫得很好 願國巨1000元與你同在 投資人要留意追蹤的是未來被動元件景氣的變化,才不致於又發生類似2018年因為對前景 過度樂觀,出現股價一口氣從1310元跌到300元的悲劇
- Aug 21 Sat 2021 04:55
卓義峯擁有無敵音域 男生唱女生Key